close

敏林堪千仁波切口述 林生茂居士口譯
敏林堪千官方部落格團隊整理

在各個佛學院當中,但凡提及中觀,都會述及《中觀的根本論頌》。因為這些中觀的根本論典,不但能使授法的上師清楚、容易的講解出中觀的義理;對於聽聞者,也得能容易的領受與了解。當你對中觀的義理能夠非常清楚的瞭知後,於進一步的閱讀密乘的教典,或進一步的去修持密乘的法門之際,就更能夠掌握密乘內蘊的義理。
故而我們常說:經部主要的教法,便是在中觀的義理上。除了《中觀根本論頌》的見地,後來的論師們,當然也著作了很多的注釋與解說,例如月稱菩薩的《入中論》,以及有寂天菩薩所寫有關中觀的解說,此外,寂天菩薩又寫了如《入菩薩前行論》以講解菩提心與空性等之義理。
對於這些,如果我們只是粗略的閱讀一次,內心裏並未生起對經典深切的瞭知與信心,這是有可能的。以各位前來聞法者的約略年齡而言,大部分已屆二、三十歲或三、四十歲這個歲齡了。所以,當我們在學習這些教法的時,也許不必再如年輕的小喇嘛們,需要先行背誦其中的句子等等。可是,我們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,應當如實的思惟論典中的義理;於我們的行住坐臥間,思惟、觀察:是不是這個樣子?是不是符合我們所學的經典義理?
倘若我們能以如此的方式,於生活與工作的同時,時時思惟並與應證是否和經典的義理相符、是不是一直持續如此?如果已經有了應證,確實發現一如佛法所云,那麼,這個教法、義理,就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你的內心中了。
鄙人( 敏林堪千仁波切 )於此講解金剛經的方式,並非就經文中逐字逐句的解說。但是若於印度或西藏的佛學院,就會按照經文中的每個字句去解釋。主要的原因是:前來聽聞教法者,通常沒有太多時間,而鄙人( 敏林堪千仁波切 )也無法長時駐錫臺灣,所以無法像在佛學院般做深入詳細的闡釋。總體而言,無論是逐字逐句的解釋,或是以其他任何方式的講解;最重要的是,聞此教法者,能夠把握住《金剛經》整體的重點,能夠瞭解《金剛經》所欲表達給大家的真正的要旨是什麼。
如果逐字逐句的解說,然而受法者本身沒有深入閱讀經藏與授受的習氣,那麼,聽聞到原文解說的字句,竟然一時間逐字逐句開展得越來越廣,就容易頭昏腦脹,反而沒有辦法把握住要點。
是以,如果聞法者能夠把握住教法所要闡示的根本義理和重要知見,那麼,即使沒有辦法按照這些義理去修持,但是,當有機會為他人介紹《金剛經》時,就也能夠簡扼的將瞭解金剛經的要領為他人宣說。
能夠為他人解說《金剛經》,讓他人得能了知其中要蘊;在當下,也是圓滿了我們的善業積聚。因此,縱使沒有辦法全然的為他人宣說,而只是解說其中的一些義理,但仍具有很大的善業功德。
弟子:懇請仁波切再次就大圓滿與經部《金剛經》的見地作簡要的說明。
仁波切:大圓滿的見地,即 : 所有一切外在的境相,就是智慧的自顯,或是智慧的力量、光芒,亦即「如實即圓滿」;而於經部的《金剛經》,其所闡示的義理當中,外在的境相,是一種因內心無明、迷惑而顯現出的現象;外在的迷惑境相是不清淨的,也是行者於修行中所要斷除的,這是此二者在見地上的差別。
例如: 在金剛乘 (密咒乘)的修行中,我們說色身中安住著「文武百尊」。但在經部的開示卻云吾人的色身,乃由血、肉等之不清淨的器官所組成,要斷此穢與不淨。
弟子:請仁波切簡要解釋何謂如來藏。
仁波切:所謂的如來藏可謂為所有眾生內心所具有的本質。可以做這樣的譬喻:如來藏,一如每個眾生內心深處所具有的太陽一樣。那麼,當前各自所具的各種迷惑或是障礙,就如烏雲一般。
因此,我們常說:如來藏,就是佛的本質。這意指著: 一如太陽,雖然暫時被烏雲遮蔽了,但是太陽本具的光與明曜的本質,並不因烏雲之故而被帶走光明,或造成真正的光明有所改變、消失。所以,如來藏,一如吾人本自具足的光明;也就是「佛的習性」。而雲所代表的是:當我們於剎那之間,或因倏忽所起的無明而迷惑,則以雲來做譬喻。
當我們說如來藏即是佛時,往往我們會升起一個概念: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;具有莊嚴的頂髻、腳掌有千幅輪印等等,佛好似如此具相的人物。然而,講述《金剛經》時也提及:所有的佛,所指的並非是外在有相,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等之相好莊嚴才稱為佛。進一步來說,所謂的佛,是意謂著內心具有之智慧,其圓滿並具足一切所有殊勝功德,完全淨除一切無明垢染等等,這樣的一種「智慧心」,稱之為佛。而非單指色身上的相好莊嚴。
因此,當我們談到諸佛菩薩,例如:我們提及文殊菩薩時,自然的,就會升起這樣的念頭:文殊菩薩安住在智慧輪中,一面二臂,右手拿著智慧寶劍,左手持著經典;好像文殊菩必需是那樣的身形,才稱做文殊菩薩。但是,記載上,很多出家的比丘眾,當他們到文殊菩薩的聖地—五台山去朝聖時,卻看到文殊菩薩幾種不同的顯相,並非一如平常所以為與認知的身相等等。所以,同樣的,佛陀示現著出家眾的身形;手上持缽,以這樣的一個解脫的身相示現後,佛的身相彷彿就是那個樣子。但事實上,佛是因應有情眾生的情境而示現其身相。真正解脫的佛,所指的是佛內心裏面所具有的一切智;離一切垢染,圓滿一切功德,遍知一切的智慧的本體,稱之為佛。

◎圖文版權所有‧ 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台灣辦事處‧敏林堪千仁波切唯一中文官網:【敏林堪千仁波切官方部落格─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,謝謝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 小祺 的頭像
    v 小祺

    vivi3057

    v 小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